湖南人说打牙祭什么意思
“打牙祭”是指:偶尔享用丰盛的菜肴。原指每逢月初、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。后泛指吃肉或会餐加菜。做牙,又称牙祭、做祃、年终餐会,是指传统中每月两次的***祭祀活动。
“打牙祭”的来历主要有以下3种说法:(1)祭祀易牙;“牙”指旧时厨师的祖师爷“易牙”,每逢初一、十五,要用肉向易牙祈祷,称为“祷牙祭”,后来误传为“打牙祭”。(2)祭祀神灵、祖先;“牙”指衙门供职人员,其在祭神、祭祖后的第二天可以分吃祭肉,故称祭肉为“牙(衙)祭肉”(3)一种军营制度;“牙”指古时主将、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,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,称为“牙旗”。每逢农历的初二、十六日,便要***牲畜来祭牙旗,称为“牙祭”。
“打牙祭”是祭祀文化与现实结合的一个产物。古人对祭祀活动都十分重视。每到过年过节,就要祭拜已经逝去亲友或者在天神明。有不错吃的就想着要给***祖宗尝尝,以求神明***。在古代祭祀中,牛羊猪是最常见的祭品。
人们认为,祭祀的贡品是***的吃食,人吃了很吉利。因此,皇帝经常把祭肉分给王公大臣。这样的风俗流入民间之后,每逢过年过节,人们就接着祭祀的光,吃上一些“祭肉”。因而,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吃肉的机会戏称为“祭牙”,也被称为“打牙祭”。
后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,吃肉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求,“打牙祭”的说法也就慢慢地被人们淡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