颐和园短故事和传说

颐和园的故事,大部分出在清朝康熙年间。相传有一天康熙在十七孔桥上散步,在垂柳的摇弋中看到桥下有块大石头似乎在动。

康熙来到石头旁边,原来是一个宫女看到皇上躲藏于后,康熙见宫女长相十分美丽,随即纳为丽人,带入宮中,成就了一段佳话。

在颐和园里,有一个听鹂馆,名字就是因为这里的鸟叫声而得。这个名字还有个小故事。传说有一年,颐和园里的一棵玉兰树只开了一朵花,人们都觉得这是不详的兆头。李莲英听到报告后也觉得为难,因为当时有个规定:“有事必报”。为了把这个事情顺利的蒙混过去,他在报告慈禧的时候故意说听到许多鸟围着院子鸣叫,是个大吉大利的祥瑞。

虽然开一朵花的事情过去了,可是慈禧来了兴致,非得去听听鸟叫不可。并且这儿八经的出了一道懿旨,说明天要去。李莲英听完了冷汗就下来了,哪里有鸟啊?到时候太后来了不见鸟叫,那自己可是欺君之罪啊!最后想了一个办法,找一个会**的人来假装学鸟叫。

辗转了半天,打听到一个刚进宫的小太监会**,李莲英连忙找了过来,命小太监去学鸟叫。可这小太监本来就不愿进宫,心里一直堵着一股气,在加上李莲英平时颐指气使,小太监说什么也不愿意去。李莲英气得不行,可又不敢用刑,怕小太监受刑之后更学不成鸟叫了,只得好言相求,最后又是作揖又是磕头。这才把小太监说动,算是勉强答应了。

第二天慈禧带着一帮宫女太监,来到听鹂馆。刚刚走近,就听到鸟鸣声传出,一会儿时黄鹂,一会儿时喜鹊,非常动听。慈禧很高兴,也正式命名这里叫“听鹂馆”。再说李莲英蒙混过关后本想把小太监***掉,可是又怕慈禧再次传旨亭黄鹂叫,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后来就有了听鹂馆的黄鹂叫声是李莲英磕头求来的传说,这个小太监也成了较早一个让李莲英磕头的小人物。

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,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,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,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
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初建清漪园(颐和园的前身)时,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***,并传下御旨,要把御园修成“天上人间”,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,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。昆明湖要宽阔,好比天河,并在湖(河)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。

铜牛的身子朝东,头朝西,正好对着织女图,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,天上有织女,地上有牛郎(铜牛),遥遥相望。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“三山五园”,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,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“耕织图”石碑。

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,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。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,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,突出了“耕”与“织”的景题寓意。

清朝光绪年间,慈禧太后为了个人享乐,挪用建立海军的几百万两白银修了颐和园。她传下旨令:颐和园要修成“天上人间”。佛香阁象征天宫,昆明湖好比天河,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。既然有天河,当然还要有牛郎和织女。於是,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安置了一头铜牛,以象征牛郎;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。铜牛身体朝东,而头扭向西北,正冲着织女亭方向。这样,以昆明湖为界,形成了左有“牛郎”,右有“织女”的格局。从此,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遥望着“织女”,却不得相聚。

有一年的七月初七,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,这头铜牛突然活了。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,一步一步走到湖里,向着织女亭的方向游去。怎奈昆明湖太大了,铜牛游到一半便沉了下去。人们赶忙禀报太后慈禧。慈禧开始不信,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:铜牛果然不见了。怎么办?“天河”边不能没有牛郎啊!於是下令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,放在原来的地方。防它再跑,就用铁链拴住。

到了第二年七月七,铜牛又动起来,眼看铁链子也拴不住了,慈禧忙派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将它拉住。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“牛”尾巴,由於用力过猛,“咔嚓”一声,尾巴断了。幸好这时有人拿来了更粗的铁链,七手八脚最后总算将铜牛锁住了。

从此,昆明湖边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。

营销型网站